2008年6月29日星期日

亞輝面具工作坊:天堂 ~ 感動的一刻


天堂
作曲:鄭華娟, 編曲:
監製:, 填詞:鄭華娟

嘿! 親愛的 不是我不想留在你身旁
我以為天堂總是在遠方
嗨! 親愛的 坦白說我的過去
有幾分很像你 一樣在尋覓

*只是日日夜夜 歲月過去 走盡千萬里
 我也曾嚮往 也曾徬徨 夢想的路上

哦! 日日夜夜輕輕嘆息 只想告訴你
沒有愛情的地方 沒有天堂*

(口白)
年輕的日子裡 我走了好長好長的路
只為了想去找屬於我夢想中的天堂
如果真的有那樣的地方
我想應該是一雙渴望你的眼睛
一雙熱情等待你的臂膀 還有一盞溫暖的燈
那就是天堂
(Repeat 2次)

(口白)
沒有你的地方就沒有天堂

感謝亞輝和LILY的通宵制作這感人的MV

祝福你們也期待你們再來!

2008年6月26日星期四

最新活动:关系花园读书会 (七月亲密开班)


《关系花园》读书会
The Relationship Garden

作者:Jock McKeen, Bennet Wong
译者:易之新


《关系花园》相信疗愈和成长会发生在关系之中,人们可以在生活中连结到真我,在关系中得到滋养。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如何建立沟通之桥、彼此亲密,而不是建立心墙;学习开放自己,而不是保护自己;学习对自己和关系负责,放下不适用的方法,冒险接受新的挑战。
关系,像一座花园,需要除草、灌溉、细心长久的照料。健康的花园充满能量,生机盎然,完美的亲密关系也一样,可以滋养每一个人,让彼此都有空间成长、茁壮。

活动目的: 通过阅读,学习如何在关系中体验我们的人性和灵性。
活动日期: 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每阶段共十次(每次阅读一课)
第一阶段:24/07/08 至18/09/08 (逢周四),7.30pm-9.30pm。
第二阶段:09/10/08 至11/12/08 (逢周四),7.30pm-9.30pm。
活动方式: 教材阅读、讲解说明、团体分享、角色扮演、活动体验
活动对象: 对自我探索与人我沟通有兴趣,并且愿意回到自己亲密关系中重新认识与觉察,
进而整理自己在关系与人我互动中「卡住」的地方,重新“修出”一个充满能量
生机盎然属于自己的「关系花園」。
活动费用: (每阶段)RM 300
活动地点: Inner Peace Centre,No 2-2-1st Floor, Jalan 11/116B, Kuchai Enterpreneurs’
Park, Off Jalan Kuchai Lama, 58200 Kuala Lumpur.
活动老师: 张春源
马来亚大学哲学硕士,国民大学理(植物系)学士,曾受过辅导专业训练及Satir
家族治疗训练,NLP合格执行师。现为本中心成长团体催化员,致力于开办各类心
灵成长课程和工作坊, 以探索心智、心灵觉醒及宽恕为主轴。
活动报名: 温清团 (017-2794793, Tel/Fax: 03-79811884),
张春源(017-6805720)
付费方式: 请将学费汇入PUBLIC BANK ( 户头号码:3143274435,
Inner Peace Centre ) ; 请将银行收据连同报名表格传真至本中心。

唤醒遗忘的完美自性,回归本有的爱与光明

2008年6月10日星期二

我在養生主靈性按摩的體驗

我在養生主靈性按摩的體驗

文/張春源

雖這只是按摩,可又讓我的內在被洗滌一番 … …

  按摩的開始,我很聽話的依照老師的教導,小心翼翼在受按者身上「動工」,以期使出渾身解數讓他感受到按摩過程的舒服、安祥和放松。可是每每我一很努力,我發現自己的內在出現許多聲音:這個步驟對不?這樣的按法好像不流暢!這好像不對了!!整個過程好像都在跟對錯拉鋸,一直要去證明自己要做「對」。

  后來一次在幫同伴按摩腳指頭時,我突然感覺到我在為一位需要愛的純真小孩按摩。我整個人好像變得細細柔柔的為他搓揉,不再去在意什么步驟或者做得對不對了。這時,我感覺到我內在有股莫名的能流流向他,同時我也接收了從他流轉回來的暖流。我不知這是什么,也不想知這是什么,只覺得我倆都處在安祥的狀態。
  

這狀態會出現,唯有當我不再努力、不再去證明,而只是純粹的做自己,它就會奇跡般出現了。

2008年6月9日星期一

神聖舞蹈不只是一面照妖鏡,也是一面放大鏡  

神聖舞蹈不只是一面照妖鏡,也是一面放大鏡  

文/張春源


終於有機會體驗神聖舞蹈了 ……
  還未參加之前,對神聖舞蹈存有許多浪漫的想法,認為它是一般易學的覺知當下的律動,絕對不會難倒我;學習這律動好像可以讓我變得更「神聖」、更不一樣… … 可是三天下來,神聖舞蹈把我對它的浪漫想法一一戳破!
  
這個舞蹈相當考驗我,跳時要保持嚴謹又要要求優雅。在平時,嚴謹和優雅好像不太可能扯在一塊的我,這時要學舞步、記舞步、聽拍子、注意身體和肌肉、觀察皮膚和空氣的接觸、關照內心的起心動念 … … 最後,我在一片緊張慌亂中,腦袋與身體失去聯系,不聽使喚,像個笨拙白癡、什麼都不懂的人,內心充滿挫折和焦慮!
  
神聖舞蹈是一面照妖鏡,它不會讓我變成更神聖,卻讓我看到真實的自己,看到自己生活的慣性。平時,在做某一件事情,我總是愛把注意力焦距在某一個點上,然後將自以為不重要的排除在外,由於身體某個部位太過用力,最後導致這個部位僵硬、疼痛。
  
這令我手忙腳亂的神聖舞蹈讓我發現到,我無法將平日的慣性作法用在這學習上,當我注意動作,我忘了拍子;記得拍子,聽不見音樂;當想要觀察肌肉緊松變化,手腳開始跳錯,拍子也數亂了!這時,內心裡的那個小我聲音馬上蹦出:這當然會亂呀!做事要一件一件地作才對、才好、才有系統、才能有效被控制… …
  
於是乎我開始利用我聰明的頭腦,告訴自己先強記動作和舞步,之後學數拍子等一件一件拆開來學。可是當將所有的東西合在一起來做時,it doesn't work!正當快要放棄時,聽到世儒老師說:做對不對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你體驗了什麼?沒什麼好擔心的,只要趕上來就行了。將你之前所學習的放下,用你的心,信任你的身體,最重要的是你肯去做、再嘗試。
  
老師的話敲醒了我。我太在意自己的對錯,面對自己做不好,總是會批判呵責自己。原以為自己走在心靈成長路上有好一段時間了,應該會越來越少批判自己,對做錯的反應也應該是接納的,但是每當跳錯時,自己總是會無意識地搖頭、眼神不悅、嘴角不屑。這些動作平時也常有,由於它們是那麼的慣性,所以沒有留意到這潛藏的批判訊號。
  
神聖舞蹈不只是一面照妖鏡,也是一面放大鏡。它將我無意識和慣性的行為、心念放大,協助我去觀察關照。平時每當我遇到做不好時,我都是以傻笑、搔頭抓癢、眼神轉移、隨意發出聲音等等無意識防衛行為,來掩飾內在不斷湧出的焦慮不安。三天下來的神聖舞蹈,讓我仔仔細細看到了自己這些慣性反應。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每當我想逃脫內在焦慮時,老師卻不斷提醒我們眼睛直瞪,面無表情,不讓我們有一絲的慣性防衛動作。可是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內在焦慮亂流已經四處奔騰,好不辛苦!每次跳錯,內在不舒服的力量很快就沖上頭部,對臉的肌肉發號司令:趕快扮無辜受害的樣子,以取得同情瞭解。可是神聖舞蹈的面無表情,眼睛直瞪讓我正視了我內在的騷動不安,也讓我更臨在、更存在地關照自己無意識動作。
  
這時,我發現我有了更多的勇氣不斷的去面對我的焦慮、不安和害怕,也讓我更清晰地覺知自己的慣性,更讓我有力量地穿越我的陰暗面:不夠好、沒有信心等。
  
當我understand做不好是不重要時,我發現我的心開始優雅起來了,越來越成為自己。
  三天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心一點也不覺得累,反而更清明、覺知了。  

  謝謝老師和Micherr帶給我這美好和優雅的修心法門。

2008年4月26日星期六

與你分享電影:超完美告别


与你分享这部很幽默的片子 ~ Death At A Funeral 超完美告别

剧情
"丹尼尔(马修`菲克费登)是个久不得志的作家,而且一直生活在名作家哥哥罗伯特(Rupert Graves)的阴影之下。默默担负赡养父母义务的他这次主办父亲的葬礼,却同样被哥哥喧宾夺主。  本来严肃而又神圣的葬礼更是被堂姐的未婚夫,错食了迷幻药的可怜虫西蒙(艾伦`图代克),搅得一团糟。然而更大的危机在后面,一个神秘的侏儒男子现身了,带着毁坏父亲所有声名的证据对丹尼尔进行敲诈。原来丹尼尔的父亲是同性恋,这个秘密眼看就要在他死后被揭开。  在一团混乱中,葬礼断断续续的进行着。戏剧化的悲伤和幽默悄然向我们揭示葬礼的意义——带着挚爱的心情缅怀死者,也让生者将不如意的过去埋葬在葬礼上。"

观后感
看了这部戏,深深的感觉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相当焦虑的状态,而不自知!虽然大家看起来同做一件事(参加丧礼),可是由于本身的焦虑感驱使,所有人卻都為了自己心中掛念、焦慮的事而來,导致每个人都不是纯粹来参加丧礼的。
在我们的生活里何尝不是如此... ...
我们活得很焦虑,然而我们并不想去面对它,却不断地逃避,用娱乐、药物、爱、宗教、义务、道德、食物、工作、追寻大师等等来麻醉自己,让自己避开这没有对象的焦虑和恐惧。
更令人哀叹的是,我们从来不质疑我们每天过的生活。
葛吉夫说:我们是一部机器! ~ 这句话让我感受很深,当我不断的沉睡不愿意清醒时,我真的是一部机器,被莫明的力量驱使操作的机器。
许多时候内心被死亡的恐惧悄然掠过时,我发现我怕的是不是离去的那一刻,而是惧怕自己在这几十年都是“机械”地活着!

敬请期待:本中心将会办这场电影观赏,敬请留意日期。

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

與你分享電影:鯨騎士Whale Rider


劇情:
毛利人一直深信自己的祖先派凱亞,騎著鯨魚帶領族人來到紐西蘭的一座濱海小村莊。在一千多年的代代相傳之下,酋長都是由家中長子來繼承。如今酋長的長子波魯朗伊,生下了一對龍鳳胎,可惜男嬰夭折,妻子也因為難產而不幸死亡,只留下了雙胞胎之中的女嬰,取名為”小派”。


她的父親在雙重打擊之下萬念俱灰,於是把她交給祖父母撫養,一個人離家遠去。她的祖父就是酋長柯洛,他拒絕接受小派繼承他的衣缽,甚至覺得小派的誕生為部落帶來不幸,不過她的祖母芙拉兒,倒不認為這是血脈的中斷,只覺得這個孩子迫切地需要愛。後來,柯洛學會了如何愛這個孩子。

當小派的父親波魯朗伊成為國際知名藝術家,闊別十二年再度返回家中的時候,柯洛希望每件事都可以迎刃而解,波魯朗伊會欣然地接受宿命,繼承他的衣缽。可惜波魯朗伊根本沒有當酋長的意願,他在實質上和精神上,都已經遠離了他的族人,在和柯洛大吵一架之後,他再度決定離開這個家,甚至要求小派跟他一起去,但小派認為祖父需要她。
柯洛被信仰已久的傳統所蒙蔽,就連芙拉兒也無法說服他,接受小派成為他的血脈繼承人。於是柯洛要求族人把家中的十二歲男孩,都帶來接受他的訓練,他認為只要嚴格地教授古老的吟誦、部落的傳說和武士的戰技,就可以找到適合的繼承人了。

柯洛是小派最敬愛的一個人,可是她不得不違背千年的傳統,才能達成她與生俱來的天命,此時,在海洋的深處,有一大群鯨魚正向這個小村落游過來…

2008年3月31日星期一

最新活動:六月 面具工作坊 ~讓我活得越來越真實

面具工作坊


在生活里你會有幾種面具?
你通常習慣的是笑臉的、嚴肅的、還是漠然的面具?
你可曾記得孩童純真時期,
那個開心就笑、難過就哭、生氣就任性賭氣的自己嗎?

你有多久沒有放下面具?
你懷念他嗎?
請跟我們一起來找找他!

說故事是人的本能,更是人與人之間親密的互動方式,透過說故事,生命不但可以跟他人交流、被欣賞,更能重新整理自我的生命脈絡,並賦予生命新的意義。
在生命的歷程,你曾想過自己的人生是精采萬分、悲痛莫名、還是索然無味呢?當別人在交流彼此的故事經驗時,你是忙著包裝自己,哪些能說,哪些要保留呢?還是可以真心的坦然面對自己的生命全貌,接受自己。
這一次讓我們放下沉重的包袱,傾聽彼此的生命,拿掉「面具」,找自己喜愛的方式,用音樂、用照片、用劇情,來「看」、來「聽」、來「畫」,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命故事。


带领老师:張亞輝

身心靈陪伴工作者!愛聽音樂,喜歡看書,接觸不同的人,分享生命的歷程!  隨著生命的轉變--從唱片企劃宣傳到劇場企宣統籌、網路專案,從同志自我認同到帶領身心靈課程講師…。經過加拿大海文學院創辦人、「關係花園」一書作者Ben & Jock的課程洗禮後,開始想要透過自己對生命的摸索去分享不同的人生經歷,期待能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喚起社會人文上不一樣的思考關懷!  帶領過龍潭讀書會、關係花園讀書會、生命花園讀書會等!也曾經開辦了「自我圓滿甦活體驗營」、「關係秘密花園甦活體驗營」、「美的探索甦活營」、「生命故事體驗營」、「愛的工作坊」、「信念工作坊」、「面具工作坊」、「臉譜工作坊」…等工作坊。   在復興電台主持的「亞輝花園」;還有真心之音電台的「人文走透透」節目中,固定與海泙主持「心靈走透透」單元,用空中讀書會的方式導讀「生命花園」、「健康花園」。
目前,常以身心靈陪伴工作者身份,繼續帶領讀書會,舉辦各種工作坊、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也以愛滋感染者的身份,現身接受全省各地大學、中學、國中學校的演講邀約,與學生分享愛滋歲月以及推廣擁抱的「愛之抱抱」活動,擁抱已超越千人。
亞輝老師期待自己能更拓展不同的探索方向,尤其是一些專業領域的學習。以期將來能融合自我生命的特殊經歷,更加發展自助助人的身心靈探索志業!



著作:「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想死」;

譯作:「生命花園」。

日期:2008年06月20,21,22日
時間:20/6 - 7.30pm - 10.30pm, 21/6 - 9am-10pm, 22/6 - 9am-5.30pm
地點:Inner Peace Centre,No 2-2-1st Floor, Jalan 11/116B, Kuchai Enterpreneurs’ Park, off Jalan Kuchai Lama, 58200 Kuala Lumpur.
收費:RM 750 (7/6之前報名,或兩人以上一起報名) ; RM 850 (7/6之后報名) (費用含茶點)
報名:張春源(017-6805720); 溫清團(017-2794793)

電話/傳真:03-79811884
電子郵箱innerpeace07@yahoo.com





亞輝老師將帶領我們走進自己的真實生命,在相互支持及真誠接納之下,慢慢探索自己,真情地分享自己的豐盛生命。透過生命的分享,我們重新看見自己、整合自己、連結自己及滋養自己,讓生命在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花園裡盡情綻放 …。



歡迎游覽亞輝老師的網站:http://www.mysss.org/

2008年3月20日星期四

最新活動:探索自我彩繪心靈班 (七月開班)


探索自我彩繪心靈班

走一趟缤纷多彩的艺术心灵之旅
创意与天赋隐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等待被发掘
藉艺术创作为自己搭起一座通往内在世界的桥梁
活动目的:
透过玩弄色彩 ~ 体验艺术世界的七彩缤纷;
透过感觉色彩 ~ 体验创作过程的喜怒哀乐;
透过触摸色彩 ~ 体验当下创作的静默本然;
透过深入色彩 ~ 体验内在心灵的圆满自性。

活动日期: 从01/07/08起,每逢星期二。 (共6堂课)
活动时间: 晚上7:30pm - 9:30pm (共12小时)
活动方式: 艺术创作、冥想、心灵分享、分组讨论、画作欣赏
活动对象: 凡对玩色彩有兴趣者(不需具备绘画技巧,只需放空的脑袋)
活动费用: RM 450 (包括绘画材料)

活动老师: 温清团
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毕业。近年来致力于儿童另类艺术指导,
认为艺术创作是人内在 心灵的投影,透过画作可深入内在世界,
并与之连结及深入对话。

活动内容: 自我心理投射画、倾听内在的指引、碰触感受选择爱、描绘家庭关系图、曼陀罗心灵彩绘、剪出内在一片天。

2008年3月7日星期五

與你分享音乐: 甜蜜回归


新世紀音樂介紹:
Hilary Stagg(希拉瑞.史塔克)
[專輯名稱]:Sweet Return甜蜜回歸
[專輯名稱]:NewAge豎琴演奏
專輯介紹:豎琴大師Hilary Stagg最暢銷之作,出色的豎琴演奏加上悠揚的愛爾蘭笛,電子提琴,帶你進入晴朗無雲的天空,REAL MUSIC頂級發燒錄音。Hilary(希拉瑞)去逝的非常早,而且沒有什麼大病,就去了。他的曲風優雅而冷冽,高貴而清澈。
Hilary Stagg是當代樂壇首席的新世紀豎琴手,獲獎連連,專輯總銷售量至今尚無能出其右者。琴聲如此撫慰人心的豎琴家HILARY STAGG 希拉瑞.史塔克,在尚未投入音樂事業前是一名潛水夫及電機工,直到欣賞了新世紀豎琴大師艾德魯斯.佛倫偉德 (Adreas Vollenweider) 的演奏會,才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希拉瑞的音樂充滿旋律性,溫和卻具有力量,用獨特的方式詮釋心靈音樂。
由於曾經在北海從事潛水夫工作,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研究海底世界的奧妙,聽他的音樂總像是徜徉在大海般的舒適,更有著聆聽海螺時一波波令人心曠神怡的海潮聲。希拉瑞的音樂對人心有著深度的影響,不論你原來喜歡什麼樣類型的音樂,你都將被其深深吸引。
可惜的是希拉瑞卒於1999年6月,這些音樂都是他最後留給我們的禮物。聆聽著音樂的流動,感受著琴弦的顫抖,清澈的讓人窒息的音符就這樣如同純淨的泉水在安靜的溪澗,在無人的山林間緩緩的躍動,潺潺的滑行中,沒有任何的阻擋,也沒有沾染任何的雜質,就這樣一瀉千里的前行著,遠去著。我渴望掬起一汪泉水,感受他的清涼,品味他的甘冽,但我不急,他的流動沒有止境,他的清澈是永遠的,隨時隨地我可以得到他的純淨。這就是HILARY STAGG營造給我們的氛圍, 改良豎琴的音色,使其低音更加爆滿,整體音響更加豐潤,全碟由其擔綱作曲,旋律優雅柔美,並加入了人聲和音,令人聽來有一氣呵成的,忘卻世間煩擾。音樂的清澈度和純淨度卻是非凡的,豎琴的演奏,沒有過多的其他樂器的點綴和參於。偶爾零星的樂器的烘托卻讓單純的旋律音樂更有高潮和震撼力!
簡簡單單的豎琴,在作者指尖的波動中。晶瑩的音樂就產生了。

與你分享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Peaceful Warrior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西方影壇少見把東方禪的思想融入到劇本中。本片由同名小說所改編。故事敘述一名少年得志奪牌無數的大學體操運動員遇上了.....蘇格拉底。

故事敘述一名少年得志奪牌無數的大學體操運動員(史考特馬其洛茲 飾),遇上了良師益友蘇格拉底(尼克諾特 飾),才重新打開他的視野與獲得新的體悟....

奧運體操選手丹米爾曼是大學裡的風雲人物,他擁有人人稱羨的完美體能、優秀的學習成績、家境富裕,然而卻在每個晚上都被惡夢驚醒。

在某個深夜又被惡夢嚇醒的丹走進一家24小時營業的加油站,他遇見一位身懷絕技並充滿智慧的神祕老人,老人在丹一個不留神時,竟然忽然地從地面跳到屋頂,丹被老人突如其來的驚人跳躍能力給嚇到,於是丹請求老人把其中的秘密告訴他,希望能夠幫助他得到奧運體操項目的冠軍…
老人的出現讓丹的命運起了決定性轉折,因為他充滿哲理的話語與神秘的行事作風,使得丹將他稱之為「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教丹一個全然不同的訓練方式,他要丹先改變他的飲食方式和生活模式,因為蘇格拉底認為丹一直以來慣有的生活型態,已經無形中嚴重毀壞了他的生活,不僅讓他失去朋友,也無法認真的談戀愛,並且危害到他的體操生涯。

蘇格拉底要他徹底改變自己,才能有所突破,正當丹從輕蔑轉為相信時,一場突來的車禍將他的人生打入谷底,在絕望中丹接受蘇格拉底的指導,進入苦修…這一連串的訓練,讓丹粉碎了他對很多事情既有的觀念,不論是在學業、體操,還有對於成功的定義上。

藉由蘇格拉底的引導,丹開始產生一個全新的思想觀念-『人們應該將個人意志凌駕於智慧之上,發揮思想靈魂而不是一味的訓練身體的強度。』丹放下他所有對未知的期待,真正的活在當下!他的心境越來越平和,人生的意義也越來越清晰,失去的體能也逐漸恢復…

拍攝過《閃電奇蹟》與成功商業片《毛骨悚然》的導演維克多?沙爾瓦Victor Salva表示:「《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是一部很難歸類為哪一種類型的電影,它表面上是一部有關運動的電影,但其實它所探討的是一個充滿寓意的內容,也就是有關人們如何無形的被生活制約。」

與你分享電影:樱桃的滋味




Taste of Cherry



櫻桃的滋味





本片伊朗语對白,中英文字幕。 該片是伊朗大導演阿巴斯電影生涯的頂峰之作,洋溢着無與倫比的詩歌情懷和哲學思考。它雖以自殺為主線,却并不是为了表現厭世,片中每一个拒絕埋葬巴迪的人都代表着一種活下去的理由。整部影片的四百多个镜頭,只有最候的十幾个镜頭我們才看到花朵的五顏六色,樹木草叢的郁郁葱葱,而這些大自然的本真色彩在這之前都被阿巴斯用慮鏡慮去,只有一片灰黄,這種令人壓抑窒息的主觀色彩與主人公一心求死的灰色心境相得益彰,令人叫绝。

內容簡介一个伊朗男人巴迪對生活感到了厭倦,準備自殺,但自殺在宗教上是被禁止的。他在一棵櫻桃樹下挖了一个坑,然候開着车在德黑蘭郊外,尋找一个能在他死后幫忙掩埋尸體的好心人。他分别遇到了阿富汗人、庫德人、土耳其人、囚犯、士兵、神學院的學生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但他們都由於種種原因拒絕了他,有的因為恐懼,有的出於宗教上的顧忌,有的則基於人道主義上的考慮。到最后巴迪也没有死成,晚上,他獨自躺在大傘一样的櫻桃樹下,仰望着茫茫夜空,漸漸露出了平静的微笑。  
導演阿巴斯(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