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4日星期三

好文悅讀:抹消生死的界線

抹消生死的界線

(余德慧)

我相信生命的真諦不在教義中,也不在宗教的活動當中,而是在最孤獨的時刻.
最孤獨的感覺是在我晚上睡不著的時候,起身看著我身旁熟睡的親人.有一天,我們終將不到彼此,親愛的人終將不見,看著他們的臉孔,我感到無限的孤獨.弟弟去世之後,我在老家的廳堂看著祖父.祖母.父親.母親與弟弟的照片,小小的堂屋的牆壁,掛滿了我的親人照片.他們的不在,我反而覺得不孤單.
真正孤獨的感覺是在最快樂的時候.尤其當著自己最喜歡的人的眼前,一抹孤獨的疑雲在閃爍之間隱約浮現.我知道人生福華是生命的滋養,但是朝著凋謝的生命怎能永遠巴望著滋養?我們總要準備著凋謝的心情.
為什麼我總是在最親密的人身上感到孤獨?原本我們與最親密的人說要一生一世在一起的,而這樣的心願恰好是一生最無法達成的心願,就在這心願的盡頭,我們隱約看到一個轉折,那裡有個心願所無法橫越的巨大鴻溝,向我們顯示這個心願的虛軟無力.
我們不願意對生命說謊,所以我們必須用一種本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活著.最本真的態度是把:〔活著〕當作問題,而不是理所當然.從一開始,任何個人的出現在地球上往往只是因緣際會的機緣,並不是必然有你這樣的一個人.從機緣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出現是在千億的基因組合裡,因緣際會的被組合出現.我們帶著祖先的基因,可是並沒有一個可以明白指認的祖先,我們的父祖輩也是在祖先的因緣際會暫時出現的.我們的去世,也只是把自己變成無名的祖先,成為子孫的先行者.因此,任何活著的人都是?〔反祖〕的:返回到整個人類基因庫的無名裡頭.

2012年1月3日星期二

三月 心灵探索读书会:‘走向內在佛陀’ ~ 步行在心靈清明之旅


‘走向內在佛陀’心靈探索讀書會
~ 步行在心靈清明之旅
每個人在都有一個佛陀,一直都在等待著老愛受苦受難的我們敞開心胸,走向他。我們的心害怕苦也避開苦,但無意識里卻愛抓苦不放。對於我們如此矛盾的心,非常不了解。為了要讓我們生命的功課獲得療癒與平靜,理解心如何運作以及學習走向到他的身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會變得更臣服與謙卑。就在這種心境下,內在的智慧、慈悲與愛就會向我們顯示通往平安之路。
日期:6/3/12 – 8/5/12
时间:8pm-10pm
费用:RM350
带领:张春源
参考书目:《奇蹟課程》、《一心走路》、《智慧的心》

好文悅讀:送禮給自己

送禮給自己
(Paul Ferrini)

持續不斷地專注於當下所發生之事,便是把最好的禮物送給自己。
若能全心投入當下,你就等於擁有人生所有的禮物,因為在那一刻,你的一切罪過全被寬恕,所有疚全被釋放,而且當場得到治癒,不但給出了奇蹟,也同時領受到奇蹟。
當然,若要真正活在當下,你非得放下自己的「故事」不可。
一旦放下你的故事,心空無一物,不再做任何詮釋時,你可能是任何人、任何事物,甚至可能是一切事物。
即使你在前一刻犯有酒癮或毒癮,仍可在當下這一刻放下它。只要你願意,就能放下任何的行為、虛假面具,以及自我形象。
你可以當下戒掉所有的癮頭,做法很簡單,只須選擇不要它們就成了。
若仍選擇要它們,你就是在吸食「過去」。如此一來,你任由癮頭主宰你這一生,從此注定得活在重複的人生模式裡,這不就是癮頭的目的嗎?
是的,你無時無刻都在作選擇,但對你來,它卻完全不像選擇,因為你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相同的選擇,早已無驚喜可言。
所以,你得經常反問自己:「是誰做此選擇?」
若你願意誠實作答,將不能不承認那個「選擇」來自你在的孩童,他經常在不知失措和驚恐中作選擇。
那位孩童不想要痛苦,也不想活在當下,因為那意味著得正面迎向痛苦。
那麼,她/他該怎麼辦才好呢?她/他只好尋求能立即獲得滿足之物,或許是酒、大麻、或藥丸。也或許是一次性高潮,或是一塊巧克力蛋糕。
為了逃避痛苦,我們往外尋求「快感」,從此過著周而復始的人生,也不知不覺地上癮了。

2012年1月1日星期日

五月 心灵探索读书会:‘正念與覺性’~ 步向活在正念的觀照中之途徑


‘正念與覺性’心靈探索讀書會
~ 步向活在正念的觀照中之途徑

平日生活忙碌,心隨著境團團轉,早已經把自己的‘覺性’丟棄某處。一個沒有‘覺性’的人,就像拖著死屍的夢中人。我們的心靈總處於麻木而非覺醒的狀態。我們的心性也習於自動運作,所以常常使我們忽略了真切地去生活、成長、感受、自我療癒的珍貴時刻。生活沒有覺性和正念,我們的生命就會淪入醉生夢死的輪迴之中。
正念即是覺醒。若我們再度與我們的在覺性連結,在我們的行住坐臥間念念分明,我們就不會有煩惱,心將會流洩出平靜的自在和喜樂。就在這念念分明的此時此刻,我們才真真切切地活者。

日期:5/6/12 - 7/8/12
时间:8pm-10pm
费用:RM350
带领:张春源
参考书目:《當下繁花盛開》、《存在禪》、《正念的奇蹟》

好文悅讀: 上樓


上樓 
(摘自《當下,繁花盛開》,喬.卡巴金博士
日常生活中可以修習正念的機會不可勝數,上樓對我就是個好練習。我在家時每天就得上樓幾百次,到樓上拿東西,或與樓上的人講話,可是我的長期基地在樓下,所以我常在樓上樓下來回奔波,我上去是因為找到我需要的物品,或上完洗手間之後要下來。

於是我發現自己常需要被拉到另一處,或被下一件必須做的事、下一個必須去的地方所牽制。有時我察覺到自己三步併做兩步衝上樓;有時正念會覺醒,逮到自己在狂熱中衝刺,我覺知到自己有點喘不過氣,心臟在疾速跳動,心也一樣。當時我整個生命被一些匆忙的目的所驅策,以致上樓以後常常忘掉這些目的的意義何在。

如果我能在樓梯最低一階或剛開始上樓之際,捕捉到這股能量的波動,我就會慢下來,不只是一步一階,而是非常慢,也許一息一步,提醒自己,為了此時此刻生命的全然存在,沒有什麼地方不能等到下一刻再去,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等到下一刻再拿。

我發覺當我記得運用正念時,一路上比較能連繫上我的生命,也比較有中心;我也發覺其實並沒有所謂外在的匆忙,只有在的匆忙,而這份匆忙是被缺乏耐性和失念下的焦慮思考所驅策,有時細微到我必須仔細聆聽才偵測得出來,但也有時明顯到怎樣也扭轉不了它的力量。只要我覺知到心的匆忙及其後果,這份覺知本身就會幫助我,使我在擾動的時刻裡不會完全失去自己。還有,你可能已經猜到了,下樓也是一樣,但下樓時因著地心引力,所以要慢下來更困難。

【請試一試】
用家中尋常且一再重複的機會來修習正念,開門、接電話、找家人講話、去浴室、從烘乾機中取出衣服、走到冰箱前,都是可以慢下來,也都是與每一時刻緊密連繫的好機會。留意一下,推你走向電話或聽到第一聲門鈴響的在感覺,你為什麼需要這麼急著反應?快到將你從生命中平順的前一刻抽拔出來?這樣的過渡期能否更優雅一些?可不可以一直保有正念?

還有,試著與這些事情同在,像是淋浴或吃飯等等事情。淋浴時你真的在淋浴嗎?有感覺到水流過皮膚嗎?還是你思緒飛走了,或在念頭中迷失,而根本沒有真正在淋浴?吃飯也是另一個練習正念的好機會,你到食物了嗎?你察覺到自己吃得多快、吃了多少、在何時何地吃、吃了些什麼食物嗎?你能整天都與自己同在、一再一再將自己帶回當下嗎?